为何替代零件(2nd source)导入总在恶性循环?

2020-05-19 12:01:49 1513

替代电路

「Second source(替代零件)导入」大多意味着一个零件要有两个以上的供货商,而导入second source的目的不外乎,解决欠缺料、降低材料成本、提高谈判筹码、替换不适任供货商、优化产品质量... 等。


不过据了解,导入「替代零件」这项工作在大部分公司内似乎都是一项吃力又不讨好的任务,因为这项工作通常有其急迫与时效性,但是,一个不小心又可能造成产品的质量问题,让公司损失惨重,可是大老板们却又不是很重视这些工程师在做些什么,应该说大老板们眼中只看到降价,而选择性忽略了质量,再说,降价的所有功劳似乎都被采购部门拿走了,工程师们做得要死要活,验这个验那个,没有人关心状况,只有关心什么时候有结果,所以「做得好应该(没有绩效),做不好活该」就变成这些负责「替代零件」team的痛。


PCBA加工工厂待久了就会发现,有些重要零件的交期就是很久很长,尤其是一板一眼的日本零件商,而且其交期(lead-time)及价钱都很硬,比如说陶瓷电容(MLCC)、连接器(Connector)的交期从40~80天都有,可是只要一换成台商或陆商,交期及价钱马上就降下来,但是质量也跟着下降。无奈!


在商言商,如果我是该零件的独家供货商,通常表示这颗零件只有我能做,或是我的能力比别人强做出来的东西比别人好,卖价当然由我说了算,就像「大立光」卖给Apple的镜头,或是早期卖触控面板的「宸鸿」,可是一旦有别的供货商也可以做出同样规格的零件,有了竞争对手,价钱就会被迫降低,否则就会拿不到订单。


另外,有些零件使用「替代料」也是不得不然的事,尤其是一些寿命比较长的产品,经常会发生零件供货商要终产(End Of Life)某个零件,比如说电源管理IC(PMIC)、内存IC(DDR)、振荡器(Crystal)... 等,而且还没有同规格的零件,或是规格相同但零件包装与原本的不一致,这时候就不得不赶快寻找其他零件供货商的零件,或是变更设计来符合新的零件规格。


所以,你说「替代料导入」该不该做? 何时做?


「替代料导入」是不可避免的生产之恶,而且当然应该要去做,只是该如何做才是重点。 另外,「替代料导入」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新产品进入量产前的最后一次试产时,因为:


这个时候的产品几乎已经处于成熟阶段,设计上原则上不会再做什么大变动。


替代料(Second Source)零件可以跟主要零件(Primary Source)获得相同的验证条件,比较不会造成巨大的差异。


研发阶段就把替代料验证完毕是最省时省力的,否则后面接手的人不一定可以清楚知道研发时碰到的问题,也不一定了解有哪些重点需要注意。


还有,替代料供货商的审核也是一门学问,因为如果选到了一家质量控制有问题的供货商,不但所有替代料的好处都没捞到,还可能造成产品的质量问题,甚至影响到出货,日后有空再来谈这一块。 供货商除了要审核质量外还要对其技术能力做评比,就以电路板(PCB)来说那些供货商可以作到细间距(3mil/3mil, 2mil/2mil)、可以做多少层数、HDI(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能力等都应该要记录清楚。


当然,就算新产品阶段已经把大部分替代料都做好了,但还是会有漏网之鱼,而且有时候也很难说得准何时厂商会把某颗零件终产,所以后续的替代料要求还是会不时出现,除非我们的产品也终产了。

标签: pcba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