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问题 Key stuck(按键卡住)的几个可能原因
键盘按键【卡key】,就是按键按下去之后无法反弹(按键卡住了),或是要等一段时间后才会回弹到正常的位置,我们有时候也称之为【懒Key(键)】或称之为【按键迟钝】,英文里面我们大多统称这样的按键不良为【Key Stuck】(又在教英文了! )。 今天要谈的就是这个按键卡键的话题,当初介绍按键的时有稍微提过,不过不是很完整,刚好最近公司又有这类问题发生,所以就来整理一下这个题目吧!
先自己想想【Key Stuck】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经验告诉我们,有95%以上的不良都源自「按键被按下去后反弹力小于按键与塑料孔壁的摩擦力」。 可是我的设计不会让按键碰到塑料壳的孔壁啊(RD内新的吶喊)? 没错,但是生产有公差,按键被按下去的时候不一定是垂直的,如果按键按下去的时候倾斜了就有可能摩擦到塑料壳的孔壁。
依据摩擦力的基础,就发展出了许多的可能原因。
1. 按键的回弹力(F3)太小
这个反弹力跟按键的设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如果F1越大,F3就会跟着越大,严格上来说F3其实是跟着F2来的,但是F2又是依据F1而来。
当按键的反弹力太小,就无法有效举起被按下去的按键,【Key Stuck】的机会就会大增。 另外现在大部分的按键都使用橡胶来制作,如果设计值没有问题,我会建议你检查一下橡胶的硬度以及按键的Web(斜壁)厚度,这两个值会直接影响到按键的力量。
2. 按键与塑料孔径的间隙太小 (建议每边各留0.25mm以上)
工作这么久,常常发现有些机构工程师很天真的以为只要他把图画出来,线路板厂家就一定要做到;另外,也见过一些非常坚持完美的ID(工业设计)工程师,任性的坚持按键与塑料孔壁的间隙要越小越好,于是就出现了0.1mm甚至更小的间隙设计。
其实如果所有的尺寸及公差都可以控计,0.1mm的间隙的确是可以达到量产的,不过如果你选用的是橡胶按键 (Rubber Key),一般工厂的标准公差就有+/-0.3mm,好一点的工厂或是愿意帮你作筛选的厂商可以做到+/-0.15mm就很了不起了,这时候0.1mm的间隙设计应该会搞死一堆人,而且量越大死得越惨。 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厂商筛选的费用会反应在零件的价钱上的。
橡胶按键的整体尺寸容易因为投放的橡胶原料中量的控制不稳而放大缩小。
3. 按键下按到底时低于机壳表面(建议要超出机壳表面0.6mm以上)
不知道你有没有按过一些按渐低于机壳表面的按键产品,当你按下的时候有何感觉,按个一两下可能没什么感觉,可是如果需要常按的按键,手指头应该会痛吧! 因为手指直接碰触到了机壳。
而且按键低于机壳表面更容易产生发生【Key Stuck】的现象,想象一下当你坐在椅子上,旁边有个人压住了你的肩膀与压住你的头,假设这个人用相同的力量,那一个你比较容易站起来,如果没有经验,找你身边的朋友实验一下就有经验了。
基于以上两个理由,用户的不适感与【Key Stuck】的风险,设计按键压到底之后仍然稍微高于机壳表面是个比要的选择。 当然,如果这个按键够大,不会让手指头接触到机壳另当别论。
4. 塑料孔的合模线(Parting line)毛边太大或是位于机壳的最外缘
一般来说,想要按键可以顺利的按压作动,塑料的按键孔壁应该要越光滑越好,这样才能降低按键与孔币的摩擦力,不幸的是塑料射出时有所谓的公母模,合模的地方会出现合模线毛边(flash,大陆称「飞边」),而且会出现在塑料孔的内侧一圈,这道合模线会随着射出次数的增加而变粗,也就是毛边会变大,于是摩擦力就变大,【Key Stuck】就会发生。
另外,这道合模线如果落在机壳的最外缘,就会形成手压头的情形,所以一般会要求合模线要越靠近机壳的内侧越好,不过因为塑料脱模的要求,一般不太可能把合模线作到太下面,这时候给予按键与机壳孔径一定的间隙就变得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