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集成电路产业3年增5倍

2020-05-19 12:01:49 174

从电脑、手机、车载导航到无人机、机器人……我们生活中的不少产品中,都有一枚“个头不大”但不可或缺的小芯片。它们还有一个更正规的名字:集成电路。如今,合肥正在集聚一批这样的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企业,瞄准主流和新兴市场领域的芯片方向。昨天,从《合肥市“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上了解到,合肥市计划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将集成电路打造成继新型显示产业后,又一个提升合肥竞争力的核心产业。


“投资大、回报慢”,这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属性”,不过,它却相当符合合肥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合肥制造的家电、平板显示、汽车等产业,都离不开芯片。


在2012年编制的《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发展芯片设计和特色晶圆制造为重点,同步推进高端封装测试,力争经过5-10年努力,建成国内最大的面板驱动、汽车电子、功率集成电路、特色存储器等特定芯片的生产基地。


从合肥市发改委了解到,经过3年发展,如今合肥市拥有集成电路企业接近70家,年产值超过130亿元,3年增长5倍。力晶科技、富通微电、联发科技、兆易等重点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已初步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推进与京东方、联想、晶合、通富微电、射频芯片等大项目合作,形成了支持产业项目的“合肥模式”,在国内外产业界已经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已将合肥市纳入国家集成电路规划布局,凸显了合肥市较高的产业战略地位。


在此次规划中,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与合肥“十三五”规划更为契合。规划建议,合肥积极融入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家电、平板显示配套、汽车电子产业方向,存储器方向,MEMS传感器等物联网应用所需的集成电路产品,化合物半导体方向,以及其他新兴的高增长电子产业方向、配套芯片方向等。规划建议实施产业分步走策略,前3年成立产业基金,深耕制造、设计、封测、材料装备产业方向,连点成线形成重点突破;后两年产业协同发展,连线成面形成布局。


按照目标,“十三五”期间,合肥将成为中国集成电路聚集区、世界集成电路转移承接区;产业规模达到企业聚集超过150家,实现产值达到500亿人民币;最终成为国内领先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业界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IC之都。

标签: pcba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