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5万家高科企业都将离开——不止是中兴
5月中旬,伴随着房价太高的民怨,华为将离开深圳的传闻刷爆了朋友圈,围绕“当地高房价是否在逼走制造业”的讨论数不胜数。但就在5月底,中兴将要离开深圳的事却提前爆出,援引河源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衍楠的话透露,中兴通讯将在今年7月将其生产基地从深圳迁至河源。
之后,深圳市长许勤爆出一个更大的料,在某次讲话中披露了一项数据,“近期,有超过1.5万家企业迁出深圳。”
深圳企业外迁是房价惹的祸?
互联网时代一些地名已和科技、创新等标签捆绑在一起,尤其是深圳,日本媒体甚至将中国硅谷的赞誉挂在其头上。深圳自成为经济特区城市后的发展有目共睹,据中金公司去年发布一份主题研究报告《变革中的中国系列之一:腾笼换鸟,深圳引领创新大潮》中显示:至2014,深圳GDP人均GDP突破2.4万美元,高于北上广居各大城市排名首位。在如此高的基数下,深圳2015年1季度GDP仍实现了7.8%的增长,快于全国整体水平。预计,2016年,深圳的GDP总量将会超过香港。
支撑深圳经济的无疑是以华为、腾讯、中兴等代表的科技及互联网公司所带动,作为全球排名靠前的科技企业华为、中兴一旦搬离深圳,对深圳的未来发展无疑重击。拥有特区立法权的城市深圳曾是科技企业腾飞宝地,高科企业将逃离深圳的消息一出,很容易让人同深圳变态的房价走势联系起来。据悉,过去的一年时间深圳市房价自2014年底的的29577元/平方米涨至最高点的56149元/平方米,涨幅高达90%。那是不是高房价正在逼走制造业呢?
虽然,没有人会承认房价赶走制造业,但这是和尚头上的虱子,以富士康的经历来说,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东部,再到中西部。十余年前,富士康就已开始陆续从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包括山西太原(2003年)、重庆市(2009年)、四川成都(2010年)、河南郑州(2010年)迁移。事实摆在这里,房产已成为发展绊脚石几乎不用辩解。
最有代表性的恐怕就是那个每个没有房子的80后看完都会苦涩一笑的段子:一个男人十年前毅然以60多万元卖掉了自己在四环的房子,拿着这笔钱去创业,经过十年努力打拼,公司走上了正轨,赚到400万纯利润,然后他用全部利润再加上部分银行贷款,把自己当初卖掉的那套房子又买回来了,毕竟小孩要上学。——在XX城市,明明可以买房致富,他非要装b创业!
末端制造业离开深圳不过是大背景下的小插曲
在中兴被报道将离开深圳之后,许勤称“是深圳对口支援广东东部地区发展计划的一部分,中兴正将生产研发基地转移至位于粤东的河源市。”“近期,有超过1.5万家企业迁出深圳。”而这1.5万家高科企业离开深圳背后出力最大的却是官方,近些年在广东省“双转移”背景下,深圳开始有计划的往外迁移一些末端制造业。2014年,深圳河源两市印发实施《深圳—河源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河源作为深圳对口帮扶地区,深圳市政府以财政资金入股的方式,一手操办了深圳部分制造业向河源转移。据河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敏称,未来超过60%的河源规模以上外来企业来自深圳。
从上文的资料里可以看出来,虽然高房价是制造业不得不搬离深圳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被动的逃离,而是一次有计划的动作。如果不明白深圳现在的一些做法,就要去在几年前的文件中找出真相。早在2013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曾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明确要建立珠三角地区对口帮扶粤东西北地区的工作机制。而如今深圳企业外迁热潮,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
说到广东就要提到珠三角,以不到十分之三的土地占到广东GDP的大头,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珠三角GDP为53060.48亿元,粤东西北地区GDP仅为38991.36亿元,两地区差距相当大。所以当年就有了,珠三角帮扶粤东西北地区的一个政策。当然,这或许是富士康的离开带来的一些启示,与其让被成本困扰的制造业分别深入内陆地区,还不如分摊到广东不发达地区,一来对外界有个说法,不然高科企业全部因为高房价离开深圳,这个锅没人敢背。二来,肥水不流外人田,制造业虽然已经支撑不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发展节奏,但转移到广东其他落后点的地方对他们经济的带动还是不容小觑。
长远来看制造业离开深圳是好事,高房价仍是隐患
最为代表的是苹果公司,数月前华尔街曾公布了2015财年最赚钱的企业名单,苹果公司以395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在第一。然而,这家公司除了研发、设计、营销在美国本土外,制造业几乎全部外包,但利润却十分惊人。
但从2012年开始美国政治秀就把苹果该把制造环节回归当作议题,到今年美国共和党的川普(Donald Trump)扬言要对非美国制造的产品要征收35%的税,逼迫苹果公司把生产线移到美国,借此增加就业机会。但这种言论都未得到广泛的支持,如今全球经济的大趋势是不同城市地区承担着不同的定位,分工合作成为主流,并且职责呈现越来越细分化。如果真如川普所言将苹果公司生产线移到美国,苹果将面临对产品几倍提价或不赚钱的两难选择。而全球也会因此真的买不起iPhone或买不到货(利润低生产动力就低),对苹果公司还有消费者而言都是坏消息。
以华为来说,是中国最具国际色彩的企业之一,截至2013年年底,华为在全国共拥有683.3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与房屋建筑物,其中东莞占据近1/3,为200万平方米,深圳为160万平方米。深圳总部包括平台支撑部门,例如总部的行政、法律、客户工程等业务部门和一部分研发人员,而各省城中心为办事处,研发人员除深圳外,主要分部在上海、杭州、南京、北京、成都、西安、武汉等城市。
以现代经济体系的结构来看,越成熟的经济体,其分工越会明确,以美国为例金融中心有华尔街、科技中心有硅谷、影视中心有好莱坞。中国各大城市对比起来,细分程度差的太多。先不提深圳的房价(真的高得离谱),仅从经济结构的细分化来说是值得提倡,华为、中兴等15万家高科企业的制造环节离开,短期肯定会让深圳损失大量GDP数字,毕竟中间必然会有中空期,但渡过这个短痛,深圳将迎来新生。
可见,深圳已经开始了抛离低端产业,向聚焦创新为主的城市大步迈进。据许勤透露,“深圳市政府正在大力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用于研发的经费已占到GDP的4%,未来还会持续增加。”这一数据已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当下仅有以色列和韩国超过4%。虽然深圳大逃离让人不担忧,不过让我比较担心的则是其他的东西,比如正常经济秩序、生活成本的控制、生存环境的优化这些问题。
虽然深圳是个有钱的城市,但每平米5万多的价格,已大有日本30年前东京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荒诞境地。深圳为了引入人才2016年推出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三大政策,这些人才安居保障“升级版”确实可以让更多有才能的人落到深圳,为深圳的城市升级计划贡献能量,但政策可以惠及到的人才毕竟是少数,仅靠文件推动是可笑的。让制造业离开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从汹汹民意因“华为、中兴离开深圳”一根火柴就燃烧来看,真正的让每个在深圳工作的人有希望,比之人才政策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