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两化”

2020-05-19 12:01:49 98

中国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不短的历程,如果要彻底的反思可能就是必须要坚持两条;市场化决策及非国有化体制。


两条是不可分割的,要走市场化道路就必须坚持非国有化体制。众所周知,国有化体制的最大弊病是决策迟晚,投资效率低下,以及让企业有太多的“可依赖性”。


从表面看坚持两条,似乎大家都赞同,没有什么异议,但是真要做到却非容易,可能尚需要一段不短的过渡过程。业内有一种普适观点认为在目前阶段半导体产业尚未进入到能完全市场化运作的阶段,如若企业完全脱开政府的支持可能无法生存下去。


尽管此话符合客观的现状,但也必须正视对于国家资金的依存度太高,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并非是有利的。尽管都说使用政府资金的弊病甚多,但是在现阶段诸多企业仍是离不开它,导致非市场化的现象频出。比较典型的事例,如国内部分的12英寸先进制程项目,它们从动工到量产,到产生足够大的销售额会用时很久。而相比那些市场化项目,如三星西安,联电厦门,及英特尔大连等它们通常的周期约21个月,反映中国的项目在开初时不完全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作计划的。


大基金起桥梁作用


中国半导体业发展己经有相当长的历史,然而由于处在特定的环境中,之前的几十年基本上都是由国有资金来推动,除了能培养了一大批人材之外,中国半导体制造业几乎荡然无存。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未,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才先后有北京的首钢NEC 6英寸生产线及上海华虹NEC的8英寸生产线。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00年时由张汝京等在上海创办中芯国际开始。它的诞生有别于之前的作法,它采用非国有化体制,注册于开曼群岛,以及大量网罗全球的优秀人材,起点高。


其中有个问题必须解释清楚,既然要坚持“两化”,现阶段为什么仍要由政府的“大基金”来推动产业的发展?


大基金的思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分析与总结之前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包括参照美,日,韩以及台湾地区等半导体业的成长过程,它们在产业的初始阶段也都是由政府,或者银行资金支持成长,仅是到企业上市之后,企业的竞争力提高能够自主决策及自负盈亏时,政府等资金才逐步的退出。


因此如今的大基金有如下特征;它不再是政府的补贴、资助,而是以股权投资为主的基金。显然大基金投资的主要方向是行业的龙头企业,不做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一般也不做大股东。


另一方面大基金的投资是要求有回报,通常是6% 至8%,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再如过去的所谓“01,02专项经费”等那样,基本上是国家无偿地提供。


观察一年多来大基金的运作是十分稳健,支持的都是“佼佼者”,反映它的诞生符合现阶段产业发展的需要,成绩是卓越的。然而越往下深入不可避免地一定会遇到“硬骨头”,如武汉“新芯”的存储器等项目,它们的投资巨大,技术难度大,回报很难预测,但是要坚挺的支持,才是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


大基金尽早退出是产业进步的标志


大基金与之前的作法存在明显不同的是具市场经济元素,如要求投资有回报,以及由专业的基金公司来操作等,尽可能的减少非市场化因素的干扰。但是由于大基金打着“国”字号,加上现阶段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活力尚显不足,以及西方的阻挠等因素要想完全脱开国家资金,而由企业自主决策尚需一个过程,目前的焦点是如何加速缩短这一段过渡时期。


中国半导体业要做强做大,从理性上可能不该由政府来设计,或者臆造,而是要求企业能在全球化市场中通过竞争胜出,一定包括有的企业要能够退出。


对于大基金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理解,大基金的钱能邦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融资瓶颈,但不能依赖它,而应该把它看作是要增加企业的“造血功能“,让企业在市场拚搏中学会生存的本领,未来自己去迎接下一个战斗。


大基金仅是现阶段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肯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有两个主要方面:一个钱是把“双刃剑”,既是十分迫切与重要,同样用得不当时它的破坏性也很大。另一个是企业利益与产业利益很难同时兼顾。


中国的半导体制造业的现状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能自主进行决策的8英寸及以下生产线,它们数量众多,是产业的骨干力量。以及另一类是关乎国家安全和表征产业差距的先进制程的12英寸生产线。


目前的状况,虽然中国的12英寸生产线进步快,但是对手们的前进速度更快,因此实际上差距越来越大。反映全球代工业中的垄断态势持续加剧,让中国半导体业的追赶计划增加了难度。


然而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在先进制程方面如28纳米及以下,中国必须要进行突破,不管采用那一种方法,28纳米制程的量产,并取得约10%的市占率,已成为中国芯片制造业的风向标之一,它将影响到未来14纳米制程量产计划的推进。显然对于中国在IC研发方面的步伐是不能停顿的,同样也不能把希望全部赌在与国外的合作项目上,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从长远看,只有企业自强是根本出路,才能摆脱对于政府的各种依赖。因此,大基金必将随着企业的实力增强而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然后将股份优先出让,最终选择退出。从理性的分析,现阶段中国采用大基金来推动产业进步的方法不宜太久,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减少企业对于政府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是要让企业有迅速自强的压力。只有当企业的现金流大到能满足自身研发与设备升级换代时,企业才可能不再需要依赖国有资金生存及发展,从另一侧面表明企业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大基金在中国应运而生,从长远看它具有历史性的功迹,但是大基金不可能是完美无缺,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大基金的着力点应该是一切围绕着要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尤其要放手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去拼搏,“不经历风雨那可能见彩虹”,更不可替代企业自已的意愿来设计所谓的“大企业”。


坚持“两化”是个长远目标,大基金的作用应该是促进缩短这段过渡时期。当企业进入真正有能力进行自主决策的阶段时,大基金一定要完美的逐步退出,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反映中国半导体业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标签: pcba

微信公众号